刘小姐最近因炒股而被人相当的“关注”,手机在一周之内被莫名其妙的炒股电话打爆,她自己也被炒股信息骚扰。就在刘小姐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,有朋友告诉她,网络上兜售股民信息牟取暴利的行为已屡见不鲜。只要你出得起钱,上百万份的股民个人资料触手可得……
陌生人来电骚扰不断
“我这个周末接了十多个陌生人的电话。有些是推荐股票,有些听上去是希望我参与私募。”昨日,股民刘小姐致电本报,将她的遭遇告知记者。
记者随后用刘小姐的手机回拨了其中一个电话。接电话的是位自称私募基金经理的男子,听到记者是刘小姐的朋友并想入市时,便急切地向记者介绍自己的资历和下一步的建仓目标。但当记者询问他是怎么知道刘小姐的手机号时,该男子三缄其口。
而在另一位陌生人那里,记者得到这样的回答:“全国1.3亿的股民资料我们可以随时与其中的任何股民取得联系。”说这话的是一位自称私募大师的男子,他告知记者,他手里就握着几十万份股民信息。
采访中记者发现,对于这种陌生人打来的电话,股民们的反应也并不一致。部分投资者认为自己的信息被暗中黑手出卖,隐私权被侵犯,但也有不少股民认为这没什么大不了的。
股民资料价格很便宜
“刚刚从证券公司内部获取2007最新100多万全国各地股民详细资料(高度保密文件),信息内容包括股民姓名、性别、地址、邮编、电话、手机等等,是难得的第一手资料,另外该资料为2007年前10个月中最新的股民资料。为了保证资料的质量,全为限量出售。”看到如此诱人的“广告”,还真有不少人动了准备购买的心思。
怎样才算有诚意?据记者了解,卖“资料”的一般都采用捆绑式出售资料的办法。买主买的越多就代表越有诚意,越有诚意购买,卖家给出的报价就越低。
在相关网站上,记者看到一份报价单,资料价格为1万份,每份0.15元(一口价,一万份起卖)、 2万到5万份之间每份价格为0.1元、 5万到10万份之间每份价格为0.08元、10万份以上每份0.06元、 20万份以上可详谈。
|